《成都年鉴2023》 - [内容:2022] |
时间:2025-09-13 22:16:53 来源: 作者: 浏览量:0 |
|
|
一、《成都年鉴》是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管、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成都年鉴社编纂出版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前身为1987年创刊的《成都经济年鉴》,自1988年起更名为《成都年鉴》。《成都年鉴(2023)》为总第37卷。
二、《成都年鉴(2023)》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系统记述2022年成都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旨在为读者了解和研究成都提供资料。
三、《成都年鉴》采取分类编辑法,按类目、分目、条目的层次组成内容体系,部分分目下设次分目,其中条目为主要信息载体。各层次以不同字体、字号区别,条目标题均加【】表示。书中配备三重检索系统,即书前有中英文目录、内文中有页眉检索、正文后有索引。本卷记述时限为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保持资料的完整性、连续性,部分文字和图片适当上溯或下延。
四、本卷将大篇结构调整为中篇结构,卷首设特载、专记、大事记、市情概览,主体内容分设中国共产党成都市委员会、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都市委员会、中共成都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成都市监察委员会、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法治、军事、外事与港澳台侨事务、经济管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经济产业、开放合作、功能区建设、都市农业、制造业、建筑业、商贸服务业、金融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会展业、交通运输、城市建设与管理、乡村振兴、区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健康、体育、社会生活、应急管理、辖区(市、县)发展、人物·荣誉37个类目,卷末设附录、索引,有322个分目(次分目)、2269个条目、6篇文章、203个图表(含示意图)、262幅随文图片,在书前刊载反映成都市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专题图片72页。
五、为真实、客观记录新时代成都的发展变化,彰显地域特色和年度特点,本卷增设部分类目、分目,对部分类目、分目进行更名或整合,并对排序进行调整,如新增“功能区建设”“区域发展”等类目、“仲裁”“信用体系建设”“新兴服务业”“区划与地名管理”等分目,“农业”“工业”“人民生活”“生态与资源保护”“区(市)县”类目分别更名为“都市农业”“制造业”“社会生活”“生态环境保护”“辖区(市、县)发展”等。
六、《成都年鉴》统计资料由成都市统计局提供,内文条目中的数据由各供稿单位提供。部分条目中的数据因统计口径等原因可能与统计资料中的数据不相符合,引用时应以统计资料为准;某些指标数据在上年卷刊出后作了调整的,一般不予说明,应以本卷为准。
七、《成都年鉴》数字、标点符号、计量单位用法分别依据《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15835-2011)、《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2011)、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年12月发布的《量和单位》系列国家标准。
八、本卷文稿主要由各市直部门、区(市)县,以及部分驻蓉中直、省直单位和部分企(事)业单位提供,均经各部门(单位)审核。视频资料由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提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