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统计年鉴2022》 - [内容:2022] |
时间:2024-01-17 16:52:27 来源: 作者: 浏览量:27 |
|
|
一、《延安统计年鉴》是一部全面反映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该年鉴是根据2022年各专业统计年报资料加工整理而成,并收录了有关部门统计数据,同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市各项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的历史资料进行了延续,根据统计方法的变化,增加了适应发展变化的指标,使得资料更加全面和完善,供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了解情况、制定政策参考使用。
二、全书共分为十四个部分,即:(1)行政区划与人口;(2)综合与国民经济核算;(3)农业;(4)工业;(5)能源;(6)固定资产、房地产与建筑业;(7)交通邮电与服务业;(8)国内外贸易与旅游业;(9)物价;(10)财政与金融;(11)从业人员与劳动报酬;(12)人民生活;(13)教育、文化、档案、卫生、广播电视、民政;(14)统计法。
三、资料中2002-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GDP)及各产业增加值为第四次经济普查修订数据;1992-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第四次经济普查修订数据;2007-2017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产品产量为第三次农业普查修订数据;2011-2020年常住人口为第七次人口普查修订数据。
四、由于小数点保留的原因,存在分项和合计不等的情况。本资料使用的符号说明:“空格”表示该项统计指标数据不详或无该项数据;“#”表示其中项。
目录 一、行政区划与人口 1-1 分县(市、区)乡、镇名称 1-2 行政区划 1-3 总户数及总人口 1-4 人口密度与人口自然增长率 1-5 分县(市、区)户籍户数与人口数 1-6 分县(市、区)常住人口及城镇化率 1-7 分县(市、区)土地面积与人口密度 1-8 分县(市、区)常住人口及人口“三率”
二、综合与国民经济核算 2-1 主要年份延安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 2-2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指标 2-3 社会经济主要人均指标与全省比较 2-4 国民经济主要结构指标 2-5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占全省比重 2-6 延安一日 2-7 生产总值(当年价) 2-8 生产总值发展速度(按不变价计算以1978年为100)(按不变价计算以 2-9 生产总值构成 2-10 分县(市、区)生产总值(按产业划分) 2-11 分县(市、区)生产总值指数(按不变价计算以上年为100) 2-12 分行业增加值 2-13 宝塔区生产总值 2-14 宝塔区生产总值指数(按不变价计算以上年为100) 2-15 宝塔区生产总值构成 2-16 安塞区生产总值 2-17 安塞区生产总值指数(按不变价计算以上年为100) 2-18 安塞区生产总值构成 2-19 子长市生产总值 2-20 子长市生产总值指数(按不变价计算以上年为100) 2-21 子长市生产总值构成 2-22 延长县生产总值 2-23 延长县生产总值指数(按不变价计算以上年为100) 2-24 延长县生产总值构成 2-25 延川县生产总值 2-26 延川县生产总值指数(按不变价计算以上年为100) 2-27 延川县生产总值构成 2-28 志丹县生产总值 2-29 志丹县生产总值指数(按不变价计算以上年为100) 2-30 志丹县生产总值构成 2-31 吴起县生产总值 2-32 吴起县生产总值指数(按不变价计算以上年为100) 2-33 吴起县生产总值构成 2-34 甘泉县生产总值 2-35 甘泉县生产总值指数(按不变价计算以上年为100) 2-36 甘泉县生产总值构成 2-37 富县生产总值 2-38 富县生产总值指数(按不变价计算以上年为100) 2-39 富县生产总值构成 2-40 洛川县生产总值 2-41 洛川县生产总值指数(按不变价计算以上年为100) 2-42 洛川县生产总值构成 2-43 宜川县生产总值 2-44 宜川县生产总值指数(按不变价计算以上年为100) 2-45 宜川县生产总值构成 2-46 黄龙县生产总值 2-47 黄龙县生产总值指数(按不变价计算以上年为100) 2-48 黄龙县生产总值构成 2-49 黄陵县生产总值 2-50 黄陵县生产总值指数(按不变价计算以上年为100) 2-51 黄陵县生产总值构成 2-52 工农业总产值(当年价) 2-53 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经济指标 2-54 分县(市、区)国民经济主要经济指标及增长情况 2-55 分行业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及占GDP比重 2-56 分县(市、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及占GDP比重
三、农业 3-1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 3-2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发展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以上年为100)(按可比价格计算 3-3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构成(按当年价格计算) 3-4 主要农产品面积和产量 3-5 林业生产情况 3-6 畜牧业生产情况 3-7 主要畜产品产量 3-8 农业现代化情况 3-9 农田水利建设情况 3-10 农林牧渔业分行业产值 3-11 分县(市、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3-12 分县(市、区)蔬菜生产情况 3-13 分县(市、区)设施农业生产情况 3-14 分县(市、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 3-15 分县(市、区)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使用情况 3-16 分县(市、区)畜牧业生产情况 3-17 分县(市、区)林业生产情况 3-18 分县(市、区)茶、桑、果生产情况
四、工业 4-1 全部工业总产值 4-2 全部工业总产值发展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以上年为100)(按可比价计算以 4-3 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4-4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4-5 煤炭、石油、电力、烟草四大行业产值及利税总额 4-6 分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 4-7 分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4-8 分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 4-9 按行业分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 4-10 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4-11 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4-12 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
五、能源 5-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 5-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加工转换与回收利用 5-3 全市及分县(市、区)单位GDP能耗下降率 5-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 5-5 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率
六、固定资产、房地产与建筑业 6-1 固定资产投资发展速度 6-2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 6-3 分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 6-4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2022年投资增长情况 6-5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6-6 房地产面积综合情况 6-7 建筑业生产完成情况 6-8 建筑业财务情况
七、交通邮电与服务业 7-1 公路通车里程及各种机动车辆拥有量 7-2 公路客货运量及周转量 7-3 民用车辆拥有量 7-4 分县(市、区)公路通车里程 7-5 邮政通讯业基本情况 7-6 邮电企业基本情况 7-7 通讯业基本情况 7-8 分县(市、区)电信业务基本情况 7-9 分县(市、区)邮政业务基本情况 7-10 城市出租汽车 7-11 分县(市、区)城市出租汽车 7-12 城市公交汽车运营情况 7-13 分行业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数 7-14 规模以上服务业主要经济指标 7-15 分县(市、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主要经济指标 7-16 分县(市、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数
八、国内外贸易与旅游业 8-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发展速度 8-3 按城乡、消费形态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4 分县(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5 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零售额 8-6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法人企业数 8-7 国内外旅游情况 8-8 进出口总值
九、物价 9-1 历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9-2 历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9-3 按八大类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9-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9-5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十、财政与金融 10-1 财政收入与支出及增长速度 10-2 财政收入与支出发展速度 10-3 财政总收入 10-4 地方财政收入 10-5 财政支出 10-6 分县(市、区)财政收入与支出 10-7 分县(市、区)地方财政收入 10-8 分县(市、区)财政支出 10-9 历年金融机构信贷情况 10-10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0-11 金融机构信贷情况 10-12 分县(市、区)金融机构存款 10-13 分县(市、区)金融机构贷款
十一、从业人员与劳动报酬 11-1 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人数和工资 11-2 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发展速度 11-3 城镇非私营单位分行业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
十二、人民生活 12-1 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 12-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发展速度 12-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发展速度 12-4 分县(市、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5 分县(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6 分县(市、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十三、教育、文化、档案、卫生、广播电视、民政 13-1 各类学校数 13-2 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 13-3 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 13-4 各类学校毕业人数 13-5 各类学校基本情况 13-6 分县(市、区)各类学校数 13-7 分县(市、区)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 13-8 分县(市、区)各类学校毕业人数 13-9 分县(市、区)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 13-10 分县(市、区)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数 13-11 特殊教育及幼儿园情况 13-12 文化机构和人员 13-13 群众文化事业基本情况 13-14 文化事业基本情况 13-15 档案工作基本情况 13-16 分县(市、区)公共图书馆、剧场 13-17 卫生事业基本情况 13-18 广播电视覆盖率 13-18 广播电视事业基本情况 13-19 有线电视使用情况 13-20 无线广播宣传基本情况 13-21 电视宣传基本情况 13-22 社会福利院机构、床位数及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人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