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年鉴2022》 - [内容:2021] |
| 时间:2025-09-19 14:40:49 来源: 作者: 浏览量:0 |
|
|
|
1.《武威年鉴(2022)》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紧紧围绕武威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突出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特征。
2.《武威年鉴》自2003年开始编纂,已连续编纂出版18部,是由中共武威市委、武威市人民政府主管,中共武威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编纂的年度资料性文献,旨在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全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综合情况,为广大读者了解和研究武威提供基本资料。
3.《武威年鉴(2022)》记述时间起自2021年1月1日,截至12月31日。为确保内容的完整性与连续性,记述时间适当上溯或下延。书中“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分目内容起自事物发端。
4.《武威年鉴(2022)》采用分类编辑法。内文分为类目、分目、条目三级结构层次,以条目为基本表现形式,全卷设特载、大事记、市情概览等类目。条目的标题统一用黑体加【】表示。
5.《武威年鉴(2022)》中未冠有行政区划专名的“省”“市”称谓,分别指代“甘肃省”“武威市”,其他各级行政区划则冠以行政区划专名。数字用法、标点符号用法分别采用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15835—2011)、《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2011),计量单位采用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年12月发布的《量和单位》系列国家标准。
6.与《武威年鉴(2021)》相比,《武威年鉴(2022)》新增乡村振兴、开放型经济2个类目,新设人口民族、党史学习教育、重大项目建设、人事管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金融监管、价格管理、特色产业、水利工程、国土绿化、林长制、防沙治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成品油销售、会展、科技平台建设、旅游资源、旅游推介、新华书店工作等分目,进一步突出地方特色和年度特色。对特载、工业建筑业、生态环保、附录等内容进行调整补充,人物部分删除晋升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干部简介。
7.《武威年鉴(2022)》所载内容和数据,由相关单位提供,部分内容选自武威政府网站,人物部分根据市委组织部和供稿单位整理。反映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数据以市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数据为准。图片由市新闻传媒集团、供稿单位提供,未作时间注释的,一律为2021年摄制。 |
|
|
|